旧故新长[重生]+番外_关键的干扰
萤火虫阅读 - 微光点亮黑暗童话,暗黑系与治愈向的奇妙共生 > 旧故新长[重生]+番外 > 旧故新长[重生]+番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《旧故新长[重生]+番外》

 他握着她的手极紧,语气平静,但张采萱就是听出来里面压抑的愤怒和悲痛。他们成亲这些年来,秦肃凛并不在她面前说起原来的秦氏,偶尔说起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,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份仇恨。。

  院子不算前院,光后面就有三进,且每进都有园子,房子也大,被万墨隔成了好几个小院子,张采萱家人本就不多,全部住进来,也还空旷得很,根本不会担忧住不下。

  闻言,张采萱心里一软,骄阳能在外头出事的情形下没顾上害怕反而顾着不满周岁的弟弟,她心底真的很欣慰。

  村口守门的是张进福,而且大门根本没关,虚虚掩着,打开门就看到不远处停着两架马车。涂良已经坐在马车上了,随时准备走的样子。

  后记:镇国将军和其夫人对于南越国后来的农事发展功劳甚大。顺帝重视农事,知道镇国将军夫人对于农事上的天分之后,遍寻天下种子,凡是各地官府献上的各色种子,都交由镇国将军夫人试种,青棚山上一应事宜都交由他们夫妻打理。所获不菲,其中命名为红薯和萝卜的产量最高,保证收成后在整个南越国推广,南越国很快能保证温饱和这两样东西不无关系,镇国将军夫人对于南越国后世影响颇大,往后的许多年,南越国都再无饿死之人。镇国将军夫人于二十年后,得顺帝亲封镇国夫人,可说是南越国史上少有凭自己功劳得封的女子。于后世女子地位上的提升影响深远,他们夫妻也是南越国史上少有的恩爱夫妻,真正做到了相守一生,不离不弃。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得许多人传颂,无论正史野史,都传两人夫妻恩爱,鹣鲽情深。

  秀芬也仔细听了半晌,她们两人在里面一点声音都没出,可以说将外面人的议论全部听了进去。知道那些人不是官兵,她最后一丝顾虑都没了,听了梯子的声音后,脚下挪了两步,站到了传出声响的墙边。

  如今家中可再没有合适的男丁了,骄阳还是小孩子呢。
  张采萱沉默听着,手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搅着锅里的粥,心情也有些沉重起来。当下的人对于衙差和官兵的敬畏非同一般,更有交税粮时起的冲突以青山村这边吃亏告终,村里人听到是官兵,自然不敢怠慢。

  张采萱和抱琴对于有人伺候这事都挺自然,毕竟以前在府上都看到过。锦娘和她们就不同了,有些拘谨,似乎话都不怎么敢说了,不过在她们两人面前,她似乎要自在些,左右看看,不远处几个大孩子正一起在树下摘叶子,整个院子就再没有别人了。她靠近两人,低声道,采萱,抱琴,都说男人有了身份地位就会起那些花花心思

  秦肃凛一本正经,本来就是,骄阳有你这样的娘,也是他的福气,对不对?
  她手中没抱孩子,空着手走得飞快,直奔村口。

 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远去,锦娘长长舒出一口气,采萱,我总觉得他们是来找我的。抱琴也赞同,我觉得也是,要不然都这个时候了,还搜查什么?抓紧打仗才要紧。

  张采萱隔着绷带看不出伤势,不过就算是伤重,此时应该要痊愈了,要不然他怎么回来的?想到受伤,问道,你们一起回来了多少人?全部都回来了吗?
 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,只要吃饱穿暖,才不会关心上位者是谁。安王已经在十年前就逝去了,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当初的景安帝了。

  齐婶子闻言,默了下才道,夫人,如今情形不同。谁贵还不一定呢,要不然她怎么会上门求见呢?您说对吗?

  夫妻两人笑闹一通,张采萱趴在他怀中,笑问道,这个时辰还在家中,今天怎么得空?
  别说这些劫匪,村里眼热的人也不少,就怕有人趁火打劫。反正她是不开门的,万一外头的人装晕呢,这边一开门岂不是刚好如了他们的意。

  外面乱糟糟的各种声音传来,几人一直不出门,要是有人敲门, 也交由齐氏夫妻去应对, 不瞎出主意。

  外面的人也察觉到了不对,低声嘀咕起来,院子里的两人凝神细听,也听不见外面的人商量了些什么。
  等她走了,张采萱含笑给骄阳盛粥,多吃。

  楚霏霏当然不认,她自觉自己从未主动害过人,最多就是以其人之道还自其人之身。并不觉得自己有错,如果一直不反击,她自觉没那么善良,应该说是蠢。我害你?分明是你不安好心自作自受,奢求不属于你的东西。

  还有秦肃凛的传言,说他杀人如砍瓜切菜一般,原先一起征伐天下的时候还看不出,后来被顺帝封为征西将军讨伐南越国境内的各处匪徒时,下手狠辣,对于除他妻子之外的女子毫无怜惜,哪怕跪死在他面前也无动于衷。传言最离奇的就是他有一次对于贼首的独女投怀送抱,以期能求他网开一面,却被他一刀就削了头颅,真的是郎心如铁!也不知他对着那娇滴滴的美娇娘是怎么下得了手的。
  睡个屁,这么大的敲门声, 里面的狗也不停叫唤, 哪怕是猪应该也吵醒了。应该是假装没听到不开门。

  张采萱嗯了一声,没有多说的意思,转身进门。

  张采萱让骄阳去床上睡, 转身轻轻关上门回了主屋, 秦肃凛正在轻拍着望归哄他睡觉呢。她随意看了一下后院的几间屋子,发现每间都收拾得挺好, 各式用具虽不名贵, 却样样不差。她先前可是听他说了, 他们几人是赶回来的, 那这些东西就不是他们准备的了。能够在都城中有这样的小院还打理得这么精心的,且院子主人还愿意借给他们住的,只有一个人。

『点此报错』 『加入书签』